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军绿勋章闪耀沙海——拓荒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兵团47团

    信息发布者:吴志强
    2016-11-12 16:25:06   转载

    一身军绿色的上装、一顶军绿色帽子,88岁的杨世福老人安详地端坐在47团敬老院的房间里,一面墙壁挂着他一生各种奖状、奖章。窗外不远的院墙外,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依稀可见。

      “只要我们在一天,在沙漠,在和田,我们就会始终坚守一天。”老人的语调低缓而沉着。

      从来到和田的那一天起,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的六十年间,老人和他的战友、和他的继承者们,将根扎在这片戈壁,践行着他们的信念,见证着边疆的发展和繁荣。

        铸剑为犁

      1949年的12月12日,杨世福和他所属的原一野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的1800余名战友,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市,徒步纵穿沙漠790公里,行军15天,进驻、解放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。

      12月25日,时任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、政委习仲勋发来嘉勉电:“你们进驻和田,冒天寒地冻、荒漠原野、风餐露宿、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纪录,特向我艰苦奋斗胜利进军的光荣战士致敬!”

      1953年,遵照中央军委颁布的整编命令,这些战士部分集体转业,铸剑为犁,在于田县、洛浦县、墨玉县开始拓荒沙海,屯垦戍边,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部分!此后,几经辗转,部队开荒新拓的数万亩耕地有的无偿交给了当地政府。在墨玉县北部与塔克拉玛干沙漠接壤的这片军绿,在杨世福和他的战友们手中一直在顽强地拓展。1969年,新疆兵团党委授予番号“农三师47团”。如今的47团归属新疆兵团第十四师。

      “当年我们遵循‘不与民争利、为各族人民大办好事’的宗旨,在这个水到头、路到头,人烟到头的地方,只能用血汗,将沙海变良田,把我们军绿色的戎装,铺就万顷绿色田园。”

      “搞生产,这是我们部队的老本行,在南泥湾的时候,我们就是全军的楷模。”回忆往昔峥嵘,杨世福自豪慷慨。

      “当时开荒造地,没有工具是最大的难题,找块废铜烂铁都是不可能的事,我们都盯上了当时一个营长的吉普车,没有几天,那辆吉普车就变成我们的铁镐、铁锹和镰刀啦!”

      我们当时唱的歌我都记得“没有那工具自己造啊,没有那土地我们开荒啊,没有那房屋挖个地窝子啊,没有那菜蔬打野草啊,劳动的双手能够翻天,戈壁滩上也能盖出花园”。

      绿野家园

      如今,军垦人在沙漠前沿,艰苦创业,真正建成了一个花果飘香的绿色家园。

      截至2015年,团场土地6.86万亩,其中:耕地4.46万亩,果园地2.42万亩;草场8.03万亩。各民族人口4841人,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.5万元。

      红枣种植已经成为主业。在2连职工阿合买江负责种植管理的枣园里,枣子已经开始挂果。“我们这里种植枣树可是个精细活,不像内地,我们的枣树都是矮密种植,从开春到十月挂果,伺候每棵枣树就像伺候个孩子。沙漠边上,这风沙也让人头疼,一年有一半都在刮风,眼睛都睁不开。不过想想老一辈的创业者,这都算个啥?”

      在47团团部附近,近几年,在北京对口援疆的支持下,团场也综合利用富民安居等扶持政策和资金,几片洋气的居住小区拔地而起,附近的商铺鳞次栉比。

      晚上,在团部前的广场,经常能看到一些老战士、老知青伉俪和他们的孩子携手散步的身影。“我们这里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,因为从来就同饮一渠水,同走一条路。”47团政委金文杰说。

      “我就是这里土生土长的47团人,这里的很多老人那都是我的长辈,很多维吾尔族朋友和我一同在这里出生长大,我们47团有108对民汉结合的家庭,我们从来就是在一个蓝天下生活的亲人。”

      “先进文化理念、科学种植模式,通过兵团辐射到周边,挨着我们兵团的乡镇经济要好于远离的。”金文杰说,“眼下,我们和墨玉县正在商讨并实践‘融合发展’,计划在47团和墨玉县结合的地方开发大棚舍饲农业,我们出技术、出管理,带领地方各族群众的就业和致富。”

      还看今朝

      1949年冬天,奔袭到和田的这支1800余的军人留在了47团的,目前还有7名老兵健在,平均年龄86岁,6人至今生活在47团。

      23岁的张乐良经常到47团的敬老院看望这些爷爷。她也经常在团部大楼纪念广场边看到张国强和白拉克孜汗·卡斯姆老两口,看到他们俩搀扶着携手散步,“我就觉得心里暖暖的!”张乐良说。

      张国强已经眼盲,他的老伴白拉克孜汗·卡斯姆扶着他的胳膊牵着他的手,走累了就歇坐在台阶边,唱上一两只当年的劳动歌曲。张国强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安徽来这里的“知青”。他们老两口的女儿就在广场边的纪念馆里担任讲解员,向每年数以万计的参观者讲述岁月的穿梭中47团每一代创业者的荣耀!

      张乐良是2013年从甘肃来到47团的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。“我和男朋友一起来的,我们俩已经决定,志愿期满后,我们就向团场提出申请,我们选择留下来。”

      张乐良在团场的电视中心工作,她的四名同事有三人也是西部计划的志愿者,还有一名同事牛慧芳是47团的“兵二代”。“我的父母是那种‘献了青春献子孙’的兵团人。”牛慧芳说。

      党芳是2009年到47团的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,如今他已是47团2连的书记。沙漠里骄阳的暴晒、风沙的吹拂,锤炼着这个昔日文质彬彬的大学生。在连部上百人的全员会议上布置生产任务时,他黝黑的面庞、沉稳的嗓音透露着他的成熟稳健。

      近几年,47团已经吸引了740多名包括志愿者、大中专毕业生、团场老职工子女在内的“新人”。

      “其实原本我们没有什么兵团概念的,但倒了这个工作环境,看到杨世福这样的老爷爷,看到这个沙漠里的充满生命的绿色家园,慢慢的都不由自主会产生一种继承事业的使命感!”(完)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